欢迎来到原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情意延绵诗中月作文

【www.datangwenhua.cn - [第三单元]写一首诗】

一轮明月当空照,万种情怀心头生。遥望中秋佳节日近,不知又会有多少离儿游子对月长叹、空守惆怅。回首岁月的长河,人们自古便对月亮情有独愫。皓月当空、长风拂面——本是自然界之一景象。但一经诗人生花妙笔缀入,便融入了人们的诸多情感因素,而成为了诗文中一道靓丽的风景,闪烁在历史的长空中,让后人传咏不段。

离人思归之情

月上中天,光照万家;正是合家团圆、共享欢乐的时刻。但是此时此刻,却有很多的离儿游子漂泊异地、羁旅他乡,不能与家人团聚。值此良辰美景,却只能对月长叹、独守惆怅。这情这景,怎能不叫人望月怀乡、愁肠百转、思泪珠垂。“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王维 《赠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每当月圆明亮的夜晚,羁旅多时的游子心中总会不免萦绕起剪不断、理还乱的怀远之情和思归之意。这情这意,如一杯浓郁的烈酒,香飘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似一根长长的线,纠缠着自己,牵挂着家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秋月洒地,让辗转难眠的诗人倍感客况萧条、孤独寂寞,诗人凝望着月亮,不禁想到家里的亲人,想到故乡的一切,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感人心扉的月夜思乡图。那些出师远征、久戍未归的将士们,都是铮铮铁骨,平时驰骋沙场,流血不流泪。可一旦对月望乡思亲起来,也不免愁肠百转、珠泪暗垂。“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但他们的离亲远乡,大多是为了守土卫边,让更多的家庭得以团聚。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思乡之情,让人可敬可佩。说到对故国的思念,不能不提南唐后主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三春花开,中秋月圆,本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但此时对诗人而言,勾起的却只有对往事的无限伤怀。往昔和当今之间的巨大落差,美景与悲情形成了尖锐的对比,作者在通过这寥寥几句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也凝成了自己人生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情人思念之情

对情人的思念是人世间亘古永恒的一道风景。在古时候,由于交通不发达,相隔甚远、别时已久的一对情侣只能对月而思、望月寄情。一份沉甸甸的思念,一双望断秋水的明眸,两颗飞过了万水千山仍彼此牵挂的心,此情此景,思念因月夜的衬托而倍加感人,月亮因浸满了思念而皎洁成了一首凄美的红豆诗。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李冶《明月夜留别》)。描绘的是明月下两个人依依不舍分手时情景:人虽近,但别意已浓;相对无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诗文中虽未言片点的愁意,但最后一句引人的遐想——离别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样,对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踪到任何一个地方。却可以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那飘荡在作者心中的惆怅和愁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描写的是丈夫对妻子的思念,诗文优美,情深意永,将诗人望月怀人、相思难眠、唯有相逢梦中的相思之苦描写的细腻入微,亲切感人。“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描写的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诗文中虽无一个“愁”字和“怨”字,但隐喻幽怨之情而言于外,女主人公立于阶前默默等待,夜深露水打湿衣襟而浑然不知;回到房中,仍对月凝思,毫无睡意。其等待之久,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思情之重、盼归之切。

友人挂念之情

人生难得一知己。古人把友情看的很重,对于那些交往过密、感情深厚的挚友或知己,堪比家人,无论他们际遇如何、身在何方,古人都会发自内心地为之思念,为之惦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 。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其情之深,其意之重,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慨叹言志之情

借月抒情是诗文中的常景。面对同一个圆月,诗人将心中的喜怒哀乐融入月中,借月排遣心事,或叹世路艰辛,光阴易逝;或叹怀才不遇,宦海沉浮。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在借明月抒发自己的满怀豪情同时,也从侧面倾诉了自己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的愤懑,以及怀才不遇的牢骚,报国无门的痛苦和虚度光阴 、壮志难酬的苦闷。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当年北宋统治者比较软弱,经常受周边少数民族侵扰,西夏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当时虽被贬为密州刺史,但报国之志不息,仍满心希望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为国效力。作者将满月比喻成雕弓,其中的“西北望,射天狼”就是影射宿敌西夏王国。其拳拳爱国之心,、精忠报国之志,让人为之敬重。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作者因推行变法新政而遭受反对派的排挤打击,作者还乡前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不然,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作者通过“明月何时照我还”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谢灵运《岁暮》)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迅速消逝。值此岁暮之夜,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这两句大有抒发的岁月不居、年命易逝之慨。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122@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门文章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