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原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中高年级儿童小说微型阅读的启示分析论文

微小说 时间:2019-03-23 我要投稿
【www.datangwenhua.cn - 微小说】

问题: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的量化标准,并且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指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在笔者所进行的系列课题的调查研究中,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近年来儿童阅读活动的不断开展和推进,教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意识已经远甚于从前。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不少教师开始利用绘本和传统蒙学教材,风风火火地指导学生开展起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

但是,在笔者主持的“金华市区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中,我们却发现,中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相当滞后。不少中高年级学生的书包里,漫画类课外读物众多,一说到漫画,学生个个争相讨论,滔滔不绝,陶醉在其中。但是,提及经典儿童文学,学生的反应就平淡很多,只有少数能进行一些对答。我们也发现,中年级小学生儿童文学的阅读量只占课外阅读内容的16.93%;到了高年级,这个比率略有上升,也只达到20%。儿童文学在小学中高年级阅读中“门庭冷落”的情况值得研究和反思。事实上,这种情况与教师很少对儿童课外阅读开展有计划、有系统的指导是有关系的。问卷显示,在低年级,“每周开展有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班级达到36.9%,而到了中、高年级,这个比率逐渐下降为25.3%和17.1%。

引领学生欣赏和领略经典儿童文学的美,并使其从中吸取成长所需要的精神营养,是语文教师的天职。正如有学者所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所承担的引导学生吸纳人类文化精髓的任务,理应包含帮助学生认识并学会欣赏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使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文学领地中得到愉快的精神享受,从而丰富自身文化底蕴等内容。”中高年级小学生正处在心智急速发展的时期,如果放弃对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就有放任低级粗俗的儿童读物占领学生心灵和头脑的危险,也就放弃了教师引领学生欣赏人类文化精华的职责。在中高年级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引领学生走进儿童文学的殿堂,学会欣赏精品文学,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策略:开设长篇儿童小说微型阅读指导课

长篇儿童小说作为儿童文学中一种较高级别的形式,正是适宜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读物。目前,长篇儿童小说的阅读指导课,在中高年级的开设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长期坚持开设系列的、有计划的长篇儿童小说阅读指导课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究其原因,首先是中高年级的学习任务相对较多较重。指导学生阅读,教师首先需要自己对中长篇儿童小说有充分的阅读,这是需要时间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也需要时间;组织交流和策划活动,更需要师生共同挤出时间。缺少时间,是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第一重障碍。

对于一部长篇儿童小说,可以分析的角度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分析情节变化、角色性格、作品主题、写作背景、写作特色、作者风格等。这些内容的组织和教学,远比分析一篇课文要艰难和复杂。另外,对长篇儿童小说进行阅读指导,教师需要做的工作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比如,小说阅读之前的阅读推荐,小说阅读中后期的阅读情况摸底、阅读情况总结、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方法点拨等等。长篇小说阅读指导,其工作内容之多、任务之艰巨,让很多教师有无处着手的感觉。没有相应的教学处理方法,这是进行长篇小说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另外一大难点。

经过课题组共同研究,我们发现对于中高年级长篇小说的阅读指导而言,开设微型指导课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指导方式。

长篇小说微型阅读指导课,是教师利用一段不长的教学时间(15分钟到半个小时之内),组织学生对长篇小说的某一专题或章节进行研究、讨论等相关的阅读活动,以实现课外阅读的交流,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

微型课每次的时间短,少则10-15分钟,长则半小时,这样的时间在师生的共同生活中是可以找到的。可以是学生午间休息后、上课之前的时间,可以是教师讲完一篇课文、下课之前的时间,还可以是下午放学前的作业整理课时间,等等。这样的安排,每次时间短,还可以在一周内多次进行。由此,教师对长篇小说的指导可以“化整为零”,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如同细小的盐粒,无声无息地“溶解”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实施:微型阅读指导的几种课型

根据研究内容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在中高年级,长篇小说微型阅读指导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小说推荐型

这类课型一般在学生阅读前进行。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学生展示某部作品,包括大概内容、作者情况、作品精彩之处,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提出阅读要求,布置相应的阅读计划。

目前,有很多教师自发自觉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但大都只提出希望,却并不检查,也没有后续的交流。很多时候,这种推荐甚至成为公开课的“秀”。对于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而言,推荐课型是一段长时间阅读的开始。在推荐课型上,教师利用个人的激情和文学功底把作品的精彩之处展现给学生,这固然重要,然而,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应的阅读要求和制定一些弹性的阅读计划,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明确阅读时间、阅读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做笔记等要求,还应简单向学生介绍在阅读后会进行一些怎样的阅读检查和交流活动。

  2.进度普查型

因个人差异,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速度会不一样,而且可能会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有的学生甚至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阅读。那么怎么了解学生对小说的阅读进程呢?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对阅读进度的普查。

对学生阅读进度的普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简单地询问学生;可以要求各小组生生互动,随后全班交流;也可以采用“小试卷”的形式,要求学生填写,自己阅读到哪一章节,大致的阅读内容是什么。

小试卷能简捷有效地了解到学生的阅读进度,但如果题目过难、过多,很可能会使学生畏难,从而将课外阅读看成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不是有趣的活动。所以,小试卷的题型设计应尽量有趣、简单,寥寥数题,以了解阅读进程、尽量真实地展现学生阅读情况为目的。

了解学生的阅读进程,还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进行。有教师在指导阅读《木偶奇遇记》的时候,把小说的内容概括成一个个小标题,如“木偶诞生”“鱼腹历险”“巧遇仙女”等,让学生排序。这样,一方面检查了学生的阅读进程,还从一定程度上梳理了故事的内容,检查了学生对故事情节记忆的清晰度,了解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穿插进行一些讨论和朗读,随机交流阅读中的感受,指导学生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进程表”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在全班开始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在墙上挂上“阅读进程表”,学生读到哪里了,可以自己在相应的章节方格里填上“小红旗”或者贴上“小苹果”。教室的文化也是一种隐性的课程,重视课外阅读的教师,会让墙壁也成为学生交流阅读的一个园地,让浓浓书香弥漫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3.章节评述型

对小说的阅读指导,教师最头疼的莫过于内容太长,要讲述和讨论的内容过于庞杂。一部小说短则几十页,长则几百页,教师想深入下去时,常常会发现学生很难跟上思路,只能“拖”着学生走。如,有教师上《青铜葵花》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问学生喜欢谁,学生有的说喜欢青铜,有的说喜欢葵花,但当追问“为什么”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较为空洞,如,“因为他勇敢”,“因为她很文静”,等等。再追问“你从哪里看出他勇敢”时,学生就开始满书翻找,某个学生说一处,另一个学生说另一处,一个“点”一个“点”,都浮在讨论的表面,不能深入下去。

根据听课的经验,笔者发现,课外阅读指导课比普通的课文教学更难施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往往会成为一个深情的“独吟诗人”,或者是一个被学生牵着“到处跑”的对话者。如何解决?我们如果能将长篇小说这块“大蛋糕”切成“小块”,师生就能更到位地对小说的各个方面进行细细品尝和深入的对话。

章节评述微型课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将对一部长篇小说的阅读指导变成对小说的某个章节,甚至是某个段落的研讨。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十来分钟的空闲时间组织一个小讨论:“最近读的这一章写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这个章节里你最喜欢的文字是哪一段呀?”由于涉及篇幅相对较小,学生的讨论远比对一本书的讨论集中,其讨论的深度和参与的主动性会提高很多。

有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正在阅读的某个章节中拎出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小的辩论。如,指导《青铜葵花》的阅读,当大部分学生读到葵花因为父亲去世而必须在大麦地里选择一户人家寄养的时候,教师可设计一堂微型辩论课:“你们觉得葵花的选择是对的吗?如果是你,你会进行怎样的选择?”短短的10分钟辩论中,学生会引用前面章节的内容来说明葵花选择青铜家的原因,也有阅读得快的学生会在后面的章节里寻找葵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观点相异是可以接受的,相互探讨使学生对于人物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兴趣。读得快的学生会更深层地思考,读得慢的学生会加快阅读速度。这样的讨论问题小,讨论的内容可多可少,论点可深可浅,能够对学生的阅读产生促进,给他们以交流的快乐。

  4.专题指导型

如前所述,一部小说中,需要进行阅读指导的内容可以有很多方面,比如作者生平、写作风格、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情感表达的分析,甚至是某个精彩字词的品读,想在一堂课上完成这些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对这些文学知识讲深了无益,因为学生不懂;但是不讲的话,学生对于文学无所感受,只是感受故事情节,又没能让学生获得应有的收益。怎么办?

专题指导微型课,就是针对某个文学知识点,选择一些相应的片段来让学生朗读、品析、感受。如曹文轩的系列儿童小说里,常常有大篇幅的环境描写,对交待事件发生的背景、人物的性格、衬托人物的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如果不进行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将大段的环境描写文字一跳而过,不加关注。对此,教师可设计“环境描写品析”的微型课系列:在一周时间之内,按事先的布置,利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请各个小组进行环境描写片段朗诵比赛;然后,对各个片段描写的作用简单进行讨论,同时,教师指导应该如何朗诵会更出色。每次微型课只安排一个或两个小组进行表演,用一周或两周时间请所有的阅读小组都完成表演。通过这样的微型系列课的开展,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作用、朗诵表现的方式会有深入和细腻的感受,其收获是教师泛泛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无法比拟的。

专题指导微型课,用时不需太长,让学生有所感受、有所领悟即是收获。天长日久,常有所进,学生就会逐渐达成对于文学作品和文学知识点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5.活动展示型

儿童是极富创造力的,一篇小说可以激起学生很多的创意和联想。教师可以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布置开展一些有趣、有创意的活动,并组织进行展示和比赛,如小话剧、朗诵、小品等文艺节目的创作和表演,也可以是根据某个情节设计绘画,制作手抄报或者手工艺品。

如《青铜葵花》中讲到,青铜为葵花制作了一串冰雪的项链,这个情节很感人。阅读过程中不妨开展一个制作手工装饰品的活动,告诉学生:“原来我们表达自己的爱意、装扮自己,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钱,自己制作的小饰品、小礼物往往会更别致,更有打动人的魅力。开动我们的小脑筋,你还可以为葵花(或者为自己、为妈妈)制作怎样的装饰呢?”

有位教师布置学生给《柳林风声》中自己最喜欢的某个情节配一幅插图。在活动展示课上,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喜欢这个情节的原因和画的内容,再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的活动需要时间不多,却能让学生借助他们自己创作的“插图”对故事进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形象创作能力,并且对故事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以课内的微型讨论带动课外学生自主的活动研究,这正是阅读指导课最重要的作用。

  6.随意聊天型

这类课型是指教师抓住空闲时间和学生聊书,聊聊有关正在阅读的书的各方面的内容。师生轻松随意地聊,可以是人物,可以是情节,可以是某个文学知识点,可以是自己读某个片段时的感受。

教师对随意聊天的时机一定要有所把握。可以是教师自己感觉有话要说的时候,或者是观察到学生读得有感觉、有说的欲望的时候。这样的微型课时间短,内容含量小,但最重要的是师生的情感交流不能少。情感是推动学生阅读和进一步学习最不可缺少的动力。

蒋军晶老师上过一堂《草房子》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蒋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扮演小说里的四个重要角色。老师和“角色”们进行着各种对话,评比谁是“最调皮的孩子”、“最英俊的孩子”、“最有出息的孩子”、“最幸福的孩子”。在一次次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回顾了人物和故事情节,重新感受人物并且升华了阅读时的感受,对课前的阅读产生了新的冲击。与学生聊书,就是要聊得“动情”,聊得巧妙自然。随意聊天微型课,可以说是前述各类课型的“休闲版”,开展时间长短不拘,因势生成。

综上所述,在中高年级开设儿童小说微型阅读指导课,一方面,能积少成多,充分利用师生教学过程的空闲时间,帮助学生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另一方面,它又化“大”为“小”,把长篇儿童文学欣赏这样一个复杂的难题转化成一个个小小的专题或问题,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比较切合进行长篇小说课外阅读指导的需求。前述中高年级长篇小说微型阅读指导,从不同的阶段需求、不同的研究内容出发,进行了课型的划分。在实践中,上述各种课型是可以整合、叠加、综合、拓展的。总之,微型课能为语文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提供一种思路,是一种值得研究和实践的、新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122@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门文章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