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然而这样的文化其实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我们的人生价值,拼搏精神,职场修养,企业管理乃至于政治方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文我们主要来谈一谈《周易》文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相传最早是伏羲氏所作,后为周文王创出八卦,即为文王演挂。后孔子所作《易传》进一步发扬光大,与《诗经》、《尚书》、《礼记》和《春秋》并称为五经。大部分人提及《周易》总会联想到占卦算命,觉得是封建迷信。这其实是对《易经》文化的一种片面的解读,《周易》之所以成为五经之首,更重要是因为其内在蕴含的深刻哲理对我们现代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举个例子①,比如说近十几年以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有两句话或者是两个理念,普通的老百姓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两句话一个是与时俱进,一个是和谐社会。与时俱进在《周易》当中就是与时偕行。偕,在《说文解字》当中就说:偕者,俱也;行者,进也。那么,与时偕行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这种思想就来自于周易文化,和谐社会也是如此。在《周易》当中讲太和,追求一种最高的和谐的理想状态,把它叫做“大和”,也就是太和。它讲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讲履,和之至也,履和而至,履以和行,都是讲和。实际上《周易》当中所提出的最高价值理想就是太和。这成为我们中华学人一直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所以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到《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对我们的当代社会都有它深刻的价值。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慢慢意识到《周易》文化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尤其是企业管理,职场经营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二十一世纪参与国际竞争最具竞争力的是文化,而《周易》就是我国文化瑰宝。运用其中的“立成器以为天下利”、“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至事业”的理念,经营“天行健”的“生生不息”的利民事业,可以作为当下的管理实践之指导。
举个例子②来看,革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九卦。泽火革顺天应人。象曰:苗逢旱天渐渐衰,幸得老天降雨来。忧去喜来能变化,求谋干事遂心怀。革卦谈的是改革的卦,此卦是几个改革之卦的中心,他谈的不是一般的改革,乃是“虎变”雷厉风行的改革;不是“改井”的一般措施的改革,而是“改命”的改革,即从上到下对其一切不利于政权存在及其发展现象的颓败现象予以彻底革除。变革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当年胶卷相机占据摄影界主流之时,柯达胶卷盛极一时,牢牢把控着头把交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数码相机的出现,使得胶卷相机渐渐沦为背景,许多原来的胶卷公司看准时机纷纷将主营业务从胶卷转入别的数字产品。柯达的领导层也预见了这样的情景,然而自负和短视令他们没有
了沙滩上。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我们必须做出改革。旧有商鞅变法,就是因为老规矩老办法已经无法为当今的形势提供帮助了,我们必须做出应对与改变。
在经营管理方面,《周易》的许多思想内涵都提供了很深的指导思想,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样富含哲理的句子。而对于现代哲学思想与逻辑思维方面,也有着启示的作用。
“一阴一阳谓之道”是许多思想家都在阐发的一个命题。一阴一阳,又阴又阳。有阳必有阴,有阴必有阳。阳可以变阴,阴可以变阳,阴阳可以互相转化,阴阳互相转化,互相渗透,互相联接。正如事物之两面,凡事都有对立面,但是非对错却难以分辨。某些情况下,对的可能是错的;在某些情况下,错的其实才是对的。我们不能片面的看待一些问题,不能只关注到眼前的安逸,也要注意到潜在的危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辩证思想。
另有一句话“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就是阴阳,阳刚和阴柔,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推移,那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它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内因论的先驱。就是说,事业能不能发展,事业出了问题,或者自己出了问题,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去找很多客观条件,先找一找内部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在自身找原因,自身找问题,你才能真正解决。所以他强调内因,强调刚柔相推。这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决定事物的主要因素是内因是一致的。
《周易》当中还讲了许多其它的,一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式,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套治国的方略,或者原则;给我们人提供了一套生活智慧和生活的规范,尤其是他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样一个人生的总原则,人生的总态度,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总体来说,我感到《周易》它的理论,它的思维博大精深,虽然有些方面高深莫测,但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理念,道德意识以及民俗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现在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去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