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中“见”字读音辩证
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精析巧练》(2007年12月版)将句中的“见”释为“看见”,据此义,音当读作jian。此解虽非违反古文翻译中的“信”与“达”,却缺失了“雅”,不能体现炼字的精妙,也不能传情达意。根据上下文,可知作者此去小石潭,伐竹取道,可谓颇费工夫,用心良苦。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再看“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又可见他对将见却未见的小石潭充满高度的期待与神往,好奇、急切的心情跃然纸上。就在他“踏破铁鞋”的时候,一方小潭不期然地显现眼前,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何等的惊喜。这种惊喜的心情是小石潭突然出现带给他的特别反应。因此“见”(音xian,通“现”)可体现这种突然性,而且表现了作者因小石潭突然出现而尤感惊喜的心情。相比之下,若是把句中的“见”理解为“看见”,句子则显得平凡和呆板。因此将句中的“见”读成xian就更能传达物态,表现情感。
2、“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中“堪”与“岩”语义的考证
课文将“嵫”释为“不平的石头”。依此注,整句可译为“露出水面的石头,有的成为岛屿,有的成为不平的石头”,此注显然不妥。根据“蟮”的汉字构造,它是一个形声字,从山,甚声,其义与“山”有关。另外根据因声求义的训诂学方法,“堪”与“堪”音同,并且二字同属于形声字,因此合乎“音近义通”的释词原理。《说文解字》中释“堪”为“地突也”。《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也把“堪”释为“地面突起的部分”。据此可推导出“嵁”也应是“山突起的部分”,即作“山峰”、“山崖”解。这一解释在柳宗元另一散文《永州新堂记》中得到印证。文中有“将为穹谷堪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其中的“山甚岩”便作“山峰”解。这一解同时也引出了“为蟮为岩”中“岩”的意义。根据审文例这一训诂方法可推知“蟮”与“岩”系同义连文。因为上句“为坻为屿”中“坻”与“屿”是同义连文,从而根据句式,“嵁”与“岩”也是同义连文,即“嵁”与“岩”同义,都作“山峰”、“山崖”解。这一解在《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第458页是有确凿依据的,工具书中把“嵁岩”合成作“峭壁”解。至于李耕拓老师于2006年5月在《语文教学之友》上发表的《“岩”是“岩石”吗》一文中,将“岩”释为“洞穴”,纯属主观臆断,不合语境,不合语法。虽然“岩”在古汉语中并不作“岩石”解,但也决非仅有“洞穴”一个义项,作“山峰”、“山石的堆积”之义的大有例句在。如《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三峡》中也有“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其中的“岩”在《古汉语常用词词典》中都作“山峰”解释。因此原文句子成了一个带有比喻修辞的句子,可译作“露出水面的石头,有的成为岛屿(似的),有的成为山峰(似的)”。惟有解释成“山峰”才是最合乎语境、合乎语法、合乎修辞。
3、“皆若空游无所依”中“依”的注释校正
课文注解明确地将句中的“依”释为“依靠”。试问潭中的鱼想依靠什么外物来实现什么目的?显而易见,此处的“依”不可当“依靠”解。此句在文中承载双重意蕴,一表达鱼在潭中自由自在地畅游,二写出潭水极其清澈,像空气一样澄明,直视无碍。为此,“依”应当作“藏”来解释,即“鱼像在空气中游一样,无所遮隐”。其实,“依”本身就有“依匿”的义项。《汉语大词典》中就选取了《墨子备城门》一文中的句子来佐证:“城上皆毋得有空,若他可依匿者尽除去之。”可见“依”有“藏”的义项。也只有将“依”作“隐藏”解才文通句顺意达。
陈寅恪先生说:“夫解释古书,其谨严方法,在不改原有之字,仍用习见之义。故解释之愈简易者,亦愈近真谛。”此言移用于解读柳宗元《小石潭记》,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以上考证仅属个人鄙见,望方家指正,以求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文史知识,同时也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甄别是非、还古典散文以原貌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