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
译文
现代文译文之一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现代文译文之二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英文译文
译者 北京大学教授、翻译理论家、实践家许渊冲
On the Stork Tower
Wang Zhihuan
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 glows;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格律
这首诗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鉴赏评价
诗词意境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 加暗淡,可称为静景,为静怡之美;黄河向海而流,这不是所谓“定格”,而是奔腾咆哮、滚滚南来,东流入海,充满了无限的生机,雄壮气势存于永恒的运动中。两句动静结合,形成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又瞬息多变的壮丽图画。
虚实结合
首句着笔远景,天空一轮白日西沉消失在万山丛中,次句由楼下近景奔流的黄河延伸,直至远方的海洋。这样,西边的落日和东边的流水,把看得见的落日和意念中的大海(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结合起来,把当前景与意中景巧妙溶合为一,由远及近再及远,使画面无边的宽广和深远,这样着墨也为后两边诗词安排了无穷的遐想。
景入理势
日本遣唐使高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强调“景入理势”,意思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哲人似的诗人以朋友的身份说话,就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全文对仗
该诗是一篇全篇都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色由四个五言句组成,共分为两联,绝句没有对仗的硬性规定,所以一般可以不对仗。很多对仗的绝句也只是有一个对仗句了。而出现两个对仗句式时很容易造成堆砌的感觉,处理不好会非常僵化。这首诗首联采用正对,句式极为工整,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相关评论
《古今诗话》: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
《唐诗解》: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唐诗选》:玉遮曰:不明说“高”字,已自极高。
《唐诗训解》:结语天成,非可意撰。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大豁眼界。
《唐诗摘钞》: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
《诗境浅说续编》:前一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二句复余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这三首中,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王之涣、畅当的诗则是五绝,均题作《登鹳雀楼》。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脍炙人口,畅当的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畅当之诗终输一筹,没有王诗有韵律、有激情,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11]
2011年9月,根据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对唐诗影响力的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一书。其中,《登鹳雀楼》排名高居第四位。
轶事典故
作者受疑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盛唐处士朱斌所作,名之曰《登楼》,其依据是盛唐太学生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国秀集》是现存最早的唐诗选本,在这本集子中还选录了王之涣的诗三篇,唯独没有《登鹳雀楼》一诗。倘若朱斌的《登楼》诗是王之涣的作品,这种冒名顶替或编者的张冠李戴必为当时文坛所不容。清康熙年间修纂的《全唐诗》虽收入了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但又加注云:“一作朱斌诗”;同时也收入了朱斌处士的《登楼》诗,亦在诗下加注云:“一作王之涣诗”。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注《登鹳雀楼》诗曰:“此诗作者一作朱斌,题为《登楼》。”
也有人认为此诗的作者是王文涣。因为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王文涣何许人也,沈括没说。然而鹳雀楼上确刻有署名“王文涣”的诗篇。当时的彭乘《墨客挥犀》和李颀的《古今诗话》也有相同的记载。
王诗朱领
《登鹳雀楼》刚刚问世之际,人们只觉得此诗朗朗上口,意境非凡,并不知道作者是谁。那个年代是一个以诗取士的时期,女皇帝武则天,读到此诗以后,也是喜不自禁,于是就问亲信大臣李峤:是哪位才子写下了这首绝句,朕要好好封赏他。李峤一听,心生邪念,当即回答是自己的好友朱佐日。女皇帝立刻将朱佐日召来,赏给了彩绸百匹,并赐封了御史官衔,以示对天下才子的嘉奖和恩宠。[17] 而此诗的真正作者王之涣,却因为无人器重,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后人为他打抱不平,于是,又演绎出了王之涣、高适、王昌龄在酒楼伶人中打赌赛诗,最后王之涣拔了头筹。[3] 这就是有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在元代还被编成了杂剧上演。
名楼赛诗
尽管鹳雀楼上面题有王之焕的千古绝句,但后来的诗人总是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了一首首佳篇美文,似乎要与王之焕一比高低,于是,鹳雀楼成了唐代诗人的赛诗楼,留下了许多才情洋溢的作品。
畅当是河东才子,曾应征从军,后来中了进士,终为果州刺史,颇富诗名。其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见畅当《登鹳雀楼》)
耿潍,字洪源,是唐代河东(今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曰:“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终年不得意,空觉负东溪。”(耿潍《登鹳雀楼》)
司马札是晚唐诗人,其诗曰:“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司马札《登河中鹳雀楼》)。晚唐,政治上宦官专权,藩缜割据,朋党内讧,裙带成风。很多有才华的诗人沦为江湖游子,司马札就是其中的一个,同样是落魄文人,面对暮气沉沉的时局,晚唐诗人们早没有了盛唐诗人的豪气和浪漫,自然而然,在他们的眼中,鹳雀楼不再是当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胜境,而变成了一处烟云笼罩、阴影重重、夕阳日短、草木萧条的伤心之地。
名诗传千载,黄河万古流。位于黄河岸边的鹳雀楼承载了太多的诗歌传统。
旧址新建
鹳雀楼始建于公元557-571年,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建造[1] ,为一座军事戍楼,历唐经宋存世约七百余年,于元朝初年毁于战火。数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只能望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水,空留遗憾。2001年7月,永济市根据历史资料,在其旧址附近恢复重建鹳雀楼。新楼于2002年9月正式对游人开放,使慕名而来的游人得以重新体味古人的登临之感。
古诗今用
《登鹳雀楼》这首诗几次出现在当今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1995年7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就曾朗诵过歌德的《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和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
2006年4月,在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式访问美国前夕,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引用了两句诗句表达对两国关系的期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008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送给中国国m党大陆访问团的礼物,即绢刻有《登鹳雀楼》这首诗作。
2006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永济考察,专门登上鹳雀楼登高望远。一年后,他在日本访问时曾挥毫留下《登鹳雀楼》诗作墨宝。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在倾听了两位埃及男青年用中文吟诵《登鹳雀楼》后,温总理解释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鼓励人们要有宽阔的视野、高远的志向,不断向上,追求更高的目标。我们发展中埃关系,也要站得高,看得远,不断加强两国的战略合作。”[5]
2013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时任国家主席习主席向朴槿惠赠送了一幅书法作品和一件陶艺作品,其中书法作品的内容是唐诗《登鹳雀楼》。青瓦台方面表示,中方通过《登鹳雀楼》的诗句表现了过去20年韩中关系的发展仿佛“白日”垂直运行的轨道和横穿旷野的江河一般,壮观而充满活力,今后希望两国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境将韩中关系推上新的台阶。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
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