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物理学一直在驱逐着神学,科学家们一直在同上帝争着为人们解释着这个世界。本人于此谈谈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和神学中的圣经,若涉及到你的信仰,请见谅。本人一心向善,并无任何恶意。
今天,我要就“量子力学”和“圣经”这两本书谈谈自己的一个观点,是关于这两本书的,我不强求读者一定要认同。“量子力学”和“圣经”是两本很好的书。拿“量子力学”来说事,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从事物理类工作的人,对量子力学也认真地学习过,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当然“量子观点”已经不再局限应用于物理领域。拿“圣经”来说事,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信教的人,我根本不信教,但我也不排拆教会,也到过教堂听过“讲经”。个人对教会的观点是,“导人向善者则好,导人向恶都则邪。”但凡邪者,不在教,在人心。两本着实都是好书,这个结论不是我一个人下得了的,已经成为客观的事实。
说是好书,我们来如何认识这两本书呢。我想先让我们来简单地看看两书的共同之处。也许你认为我是在胡说八道,但也着实有几分道理于其中。先看量子力学吧,它凭借着“波函数是存在的”和“波函数是万能的”两个假设,从而导出全部的量子理论。当然,所有有关量子力学的书籍不是这样给读者说的;大多数教材都会在进入量子的世界前提出些必要的假设。首先的第一个假设是态的存在性假设,说的就是对一一个微观体系,它的状态总可以用一个状态(波)函数(x,y,z,t)来表示,并同时对波函数作了几率密度诠译和三个基本的条件,单值、连续、平方可积。第二个假设可以看作是对每一个物理量的算符化前提,说的是微观体系的每一个可测物理,都对应着一个线性自轭算符。第三个假设是本征态、本征值和运动方程(薛定格方程),说的是每一个物理量算符化后对应一个本征方程,和相应的本征态和本征值,体系的状态总可以通过寻找完全集而展开,在某一状态下去测量某一物理量,每一次测量到的值可能会不同,但总不会跑出它的本征值的范围,经过多次测量统计后的平均,总可以利用相应算符与状态函数的作用积分而得到。第四个假设是pauli原理,说的是同一个量子态不可能同时容纳两以上个电子。引入边界条件,我们理所当然地得到分离的量子态。我们作相应的完全服合逻辑的推导,可以得到所谓的“测不准原理”。正是这些假设和由这些假设所导出的一个个定理原理,构成了一个十分完备的量子体系。
再看所谓的圣经,它又是在做什么呢。个人认为,他同样也是凭借两个假设而立于不败之地,只要你相信了它的这两条假设,你在这个世界上就推不出任何相悖的地方。看起来它比量子力学强大多了。这两个假设就是在创世记一开始就潜写出来的。那就是“上帝是存在的”和“上帝是万能的”这两条假设,看起来同量子力学很相似,却比量子力学简洁了很多,不同在于圣经的作者们的更高明一些,不愿意一开篇说“上帝存在”和“上帝万能”只是个假设,因为他们因此怕失去他们所想要的效果。正因为如此,相信了的人就再也不用去怀疑什么,只是各人有着各人对上帝的诠译,并乐在其中,幸福着。所以通常我们都说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我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偷偷地笑了良久。我并不是骄傲,我倒乐意上帝真的存在和万能,那样我想就不存在任何解释不了的东西。让我们人类苦苦地思索着寻找出它们的规律和答案,而一次次在思考中引起上帝发笑。思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从事量子理论工作的人们,就像拿着圣经的教徒一样,波函数就是他们的上帝,是万能的,寻找到波函数我们就将所有的物理问题解决。那么,我们也算是有信仰的人,信仰万能的波函数。
总之,量子力学和圣经都是好书,那么,我于此文想说些什么样的观点呢?
我想说的观点是“真正理解量子力学的人,是不会相信电子可以在同一时刻存在于两个以上的空间位置的。同样,真正读懂圣经的人,也是不会相信上帝是真正存在的。”当然,没有真正理解量子力学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能应用量子力学,我相信至少50%的会驾驶汽车的人都不曾真正的理解从原子到汽车的这一过程中的逻辑,我同样相信,至少70%的正在使用电脑的朋友,都是没有真正知道计算机的全部原理的。一本好书,在一个人没有完全读懂的时候就是可以应用其中的道理而取得极好的成功的。因为我无法去得知那些读过圣经的成功人士们,他们到底是否和我一样读到上帝不存在的这一层面。猜测着也许他们也有着同样的理解,而只是觉得不应该把这一事实告知那些信仰着上帝的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或争议,所以发现自己似乎于此范了一大忌。但自己心中却极其乐意为自己于心中竖一个上帝。一个导自己走向成功的内心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