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子关系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毕生探究的一大主题,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对心目中理想的黑人父亲的渴求。此外,其作品中浓郁的宗教情结同样不容忽视。鲍德温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部作品——《向苍天呼吁》、《阿门角》和《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黑人父亲形象,而且这些父亲形象都可以从《圣经》以及鲍德温本人的生活中找到原型。从《圣经》原型的角度解读这些作品中的黑人父亲形象无疑对理解作者本人及其作品很有助益。
关键词:詹姆斯,鲍德温;《向苍天呼吁》;《阿门角》;《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圣经》原型
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和社会评论家,一生著述颇为丰厚,共写有六部长篇小说、四部剧本和十几部散文集,其作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他的小说《向苍天呼吁》与赖特的《土生子》和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被并列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的典范。在二战后的美国黑人文学发展进程中,鲍德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真正的必不可少”的作家。
鲍德温的作品往往以他本人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因而大多具有自传色彩。在他的作品中反映最多的是他对继父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对父亲形象的刻画贯穿于他的许多作品,比如,小说《向苍天呼吁》(1953)中脾气暴戾的继父加布里埃尔,戏剧《阿门角》(1968)中具有深刻思想却疲软无力的父亲卢克,以及另一部小说《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1974)中两位性格迥异的父亲弗兰克和约瑟夫。为什么鲍德温要在他的这些作品中反复刻画黑人父亲形象?为什么这些黑人父亲的形象随着作品写作时间的变化而不同?这些都是的德温留给读者的思考,解读这些作品中的黑人父亲形象无疑对理解作者本人及其作品很有助益。
此外,鲍德温作品中浓郁的宗教情结同样不容忽视。年轻时的鲍德温曾在当地教堂做过三年牧师,这一段生活经历对鲍德温的思想及其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黑人信仰基督教源自17世纪初期。那时,首批黑人刚被贩运至美洲大陆,身心备受白人奴役却无力反抗。而且,同一个庄园的黑奴往往来自非洲的不同部落,持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根本无法述说内心的苦楚。此时,基督教在黑人群体中广泛传播,成为黑奴精神上唯一的慰藉。信徒们被告知,上帝安排着各人的命运,人们应该默默忍受尘世的痛苦与折磨,死后在天国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宠。根据基督教教义,黑人自然应该听从上帝的安排,接受比白人低劣的命运。因而,从一开始宗教就是白人借以蒙骗黑人并控制黑人身心的强有力的工具。
有过三年牧师经历的鲍德温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诚如他在《下一次将是烈火》(1963)中所剖析的那样,在教堂内做牧师“就像是在剧院内”工作,因为他可以“在布景的后面了解到幻觉是怎么产生的”。他也看透了神职人员对教民剥削的伎俩,明白他们是怎样操纵和影响会众“直到最后一枚硬币被捐献出来”。宗教的欺骗性以及教堂内爱心的匮乏令他深感失望。于是,他抛弃了宗教转而投身文学。后来,鲍德温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对宗教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尽管鲍德温后来因为看透了宗教愚弄黑人的本质而离开了教堂,但是宗教对他的影响伴随着他的一生,并影响着他的创作。他那令人折服的雄辩的文风得益于做牧师时的布道经验,他的许多作品中的人物都可以从基督教中找到原型,甚至很多名字都源自《圣经》。而且,鲍德温虽然从来没有终止过对宗教的批判,但他却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基督教教义中一些积极因素,比如教民们应该遵行上帝的指令而爱他人,直至爱仇敌。这种博爱思想深深影响了鲍德温,他后来成为一位种族和解思想的倡导者的根源在于宗教,而体现在他写作中的是那永久不变的爱的主题。正是在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指引下,鲍德温才得以超越他曾信奉的黑人抗议传统,引导人们从整个美国人的角度而不是单从黑人角度来看待种族歧视的危害。也正因为如此,鲍德温在其作品中才能够更全面地展示黑人的人性,弘扬黑人文化,从而将美国黑人文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了解鲍德温的宗教情结是解读其作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圣经》原型的角度分析鲍德温于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部作品——《向苍天呼吁》、《阿门角》及《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下文中分别简称为《向》、《阿》和《假》)——中三类父亲的形象,并将作品中的父亲与鲍德温本人现实生活中的父亲,以及曾被他视为父亲并对他有着深刻影响的几位人物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解读鲍德温的创作主旨,揭示其作品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一、冷漠偏狭的继父
根据《旧约》,以色列入的始祖亚伯拉罕虔诚侍奉上帝,深得上帝庇佑。最初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不能生育,亚伯拉罕纳使女夏甲为妾生下以实玛利。亚伯拉罕100岁、撒拉90岁的时候,上帝赐与撒拉生育能力,生下以撒。尽管同为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和以实玛利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以撒因为是亚伯拉罕妻子的儿子,被认定为亚伯拉罕“独生的儿子”,其产业的继承者,并延续上帝与亚伯拉罕之间的约定,他的后裔将继续蒙受上帝特别的恩宠。而以实玛利由于是妾所生,他的地位远在以撒之下。亚伯拉罕临终时“把一切所有的都给了以撒”,以实玛利则无权享有父亲的财产与祝福。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只能作为一名弓箭手生活在巴兰的旷野。不公平的待遇抹去了兄弟间的亲情,以实玛利的后裔后来成为以色列民族的死敌。
鲍德温早期的小说《向》描述了黑人少年约翰14岁生日那天在继父家中所过的令人窒息的生活,约翰皈依宗教时的思想活动,以及他的继父、母亲、姑姑在教堂祈祷时的回忆,深刻地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无情地抨击了宗教对黑人的麻醉和欺骗。在该小说中,鲍德温借用《圣经》中墨守陈规冷落私生子(即不受法律保护的儿子)的父亲亚伯拉罕这一原型,塑造了一个冷漠偏狭的继父形象。继父加布里埃尔是当地教堂的一名主要执事,他脾气粗暴,动辄打骂约翰。在父亲看来,约翰不过是一个“懦弱而傲慢的女人同某个轻率的家伙生的儿子”,一个长着“撒旦的脸”、眼里露出“撒旦凝视的目光”、充满了“恶毒的自尊”、奇丑无比的小魔鬼。
与亚伯拉罕一样,在继父心中,他与妻子所生的儿子罗伊才是上帝许诺给他的儿子,他唯一“合法的继承人”。他认为罗伊将“传宗接代,继承父亲的姓和幸福的血统,他将为主服务,直到基督再临、带来圣父的天国的那一天”。继父对寄托着自己全部希望的罗伊宠爱有加,但是偏偏罗伊不服管教,整天在外惹是生非。想着将要继承自己事业的人不是自己的儿子罗伊而是约翰这个私生子,父亲感到失望、愤怒与恐惧,他对约翰更加冷漠与粗暴。极度的绝望和刻骨铭心的恐惧时时刻刻地攫住约翰那颗稚嫩的心。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他决定皈依宗教,希望从中寻求庇护和安慰。
《向》中约翰皈依宗教的经历源自鲍德温本人青少年时三年的牧师生活。鲍德温在其著名的散文集《下一次将是烈火》中详细地述说了他在14岁那年信仰宗教两个最主要的原因。首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依然严重,教堂成为黑人最好的避难所。其次,继父冷漠严酷,经常打骂鲍德温,继父对他的歧视更令他愤恨,父子关系非常紧张。于是,对人世间的爱感到了绝望的少年鲍德温为了躲避哈莱姆街上的堕落和摆脱继父的控制并最终战胜继父而逃进了教堂。
此外,在鲍德温看来,继父的偏狭不但体现在对待私生子的粗暴态度上,也反映在他不分青红皂白排斥一切白人的种族主义思想。鲍德温自小受到白人民主人士的关心与照顾,成年后所结交的白人朋友也对他进行过无私的支持与帮助,这些使他“一直无法真正憎恨白人”。但是,继父对鲍德温与白人交往非常反感,甚至厌恶那些热心帮助鲍德温以及家人的白人教师,怀疑他们帮助黑人孩子的动机,因而他一直反对鲍德温进学校读书。《向》中的继父也是如此。在内心对白人暗藏着巨大仇恨的继父眼里,约翰接受白人的教育与白人交好是一种“邪恶”,他将黑人的一切不幸归咎于所有的白人。继父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让约翰感到非常反感。
后来,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鲍德温对美国社会的现实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与此同时,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青年黑人作家一样,鲍德温这个时候也深受前辈作家赖特的“抗议”小说的鼓舞。赖特的声声抗议喊出了长期郁结在黑人心头的愤恨,也加深了鲍德温对继父的理解,他逐渐意识到继父狂暴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悲凉与无奈。这也正是当初鲍德温创作《向》的动机之一:鲍德温曾希望通过写作来理解继父的痛苦从而谅解继父对他的伤害。
其实,鲍德温在《向》中所刻画的这样一个冷漠偏狭的父亲形象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寓意:“美国黑人是美国文明的私生子”。他在《无人知道我的名字》(1961)、《街上无名》(1972)等多部散文集中指出,不公正的国家(隐喻着偏狭的父亲)不仅给黑人身体和精神上带来了巨大伤害,而且也造就了白人对真实历史的盲目认识以及由此而生的残忍与恐惧。白人长期生活在美国是他们的、黑人不过是他们财产中的一部分这样一个谎言中。即便黑人已经在法律上获得了独立身份后,白人打心眼里依然不愿放弃白人至上的神话。鲍德温仔细分析了白人的重重顾虑:如果抛弃这个神话,他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们将不得不抛弃他们的特权与财富,意味着他们的理想将不复存在。同样,黑人由于世世代代在美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残酷压迫,他们对白人的怨恨根深蒂固。用鲍德温的话来说,“如此的挫折,如此漫长的忍耐,使许多强壮得令人钦佩的男男女女——他们唯一的过错就是肤色——变成了偏执狂”。他们永不停歇地采用各种暴力手段进行反抗,因而造就了白人内心的恐慌。一些明智的白人民主人士开始意识到白人至上主义是一个历史错误,并有意与黑人接近。即便如此,黑人依然心存芥蒂,不愿意接受他们。这显然是因为不公正的父亲在黑白兄弟之间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鲍德温在许多作品及其演说中反复表达了他对美国种族问题的担忧与失望。
但是,在传承抗议精神并付诸实践的过程中,鲍德温敏锐地注意到了抗议作家思想中的局限性及其毁灭性的力量。鲍德温感觉到,黑人的暴力反抗行为虽说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白人,但是,黑人本身往往也被内心的怒火烧灼得伤痕累累。于是,鲍德温在《人人的抗议小说》(1949)以及《啊啦,可怜的理查德》(1961)等文章中对曾一度被他视为“精神之父”的赖特的抗议主张提出了质疑。在随后的一些作品中,鲍德温倡导黑人“丢掉头脑中的愤怒”“谅解白人,用关爱来引导他们“迷途的兄弟”走出历史的误区,并用爱去对抗“无爱的世界”,从而达到共同改进社会的目的。
鲍德温对抗议文学由推崇到批判的转变引起了不少评论家们关注,他因此招来以克利弗为代表的众多黑人激进青年的猛烈攻击。其实,创作思想的不稳定并不是的德温独有的特点。几乎所有黑人作家都不可避免地承受着美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带给黑人民族的屈辱、愤怒以及深深的困惑。在白人种族主义盛行的美国,黑人作家既对白人的压制深恶痛绝,又囿于它的强横,找不到抵制它的力量,同时他们也不能忽视白人民主人士的存在。就连赖特和克利弗也不例外。对于鲍德温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斯蒂芬尼。邓宁给予了充分的理解:鲍德温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在探索解决种族冲突问题时遇到的挫败感,表达了美国种族矛盾本质上的悲哀与模棱两可。
鲍德温力图突破黑人抗议传统的禁锢宣扬种族融合思想的尝试深深影响了沃克、莫里森、福勒和威尔逊等许多后来的黑人作家,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探讨种族问题的新思路。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作家逐步摆脱了表现种族对抗、把黑人简单描绘成种族压迫牺牲品的传统模式,而是致力于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并在小说的主题和形式方面进行新的探索,美国黑人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疲软无力的懦父
相对于抗议作家来说,鲍德温对黑人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生存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他不主张暴力反抗白人统治,认为存在黑人与民主白人一道促进社会改革的可能性。但是,种族歧视在美国社会已经由来已久,要让黑白双方抛弃头脑中的偏见和仇恨来接受爱的呼唤并不容易。与此同时,由于美国政府和白人民主人士在进行社会改良的过程中始终不愿意真正平等地对待黑人,鲍德温促使种族和解的愿望一再受挫。对于黑人到底该采用什么方式生存下去,何时能够在美国真正获得应有的身份,鲍德温本人并不十分肯定,他内心的困惑总是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其中,他在《假》和《阿》等作品中塑造的黑人父亲形象最能反映他的矛盾心理。按照鲍德温的安排,这些黑人父亲虽然也仇恨白人,但是他们不像《向》中的继父那样狂暴。他们要么默默忍受着生活的艰辛,要么试着通过传播黑人的艺术来获取社会对黑人的肯定。可是,他们最终的结局依然惨不忍睹,留给后人的也只是疲软无力的印象。
与《向》中的继父一样,《假》和《阿》中两位软弱的父亲形象也可以从《圣经》中找到原型。《旧约》记载着另一个由于父亲的不公正而导致的兄弟不和的故事。约瑟是雅各年老时所生的,深得父亲的宠爱,因而招来哥哥们的妒忌。他们背着父亲将约瑟卖到了埃及,并欺骗父亲说约瑟被野兽吃了,雅各悲痛万分。然而,作为父亲,雅各所能做的也就是“撕裂衣服,腰间围上抹布”,为他心爱的儿子哀哭而已。这是一个慈祥的却不能保护好爱子的可怜的父亲。
在《假》中,鲍德温套用这个原型刻画了一个懦弱的父亲形象。黑人青年弗尼蒙冤入狱,父亲弗兰克束手无策,“我不知道我对他是否曾像个当父亲的——一个真正的父亲,如今他进了牢,可这并不是他的错,我简直不晓得该怎么把他救出来。我也是个男子汉啊”。后来,在弗尼未来的岳父约瑟夫一再鼓励下,胆小怕事的弗兰克一度下定决心为了孩子豁出一切。为了积攒一些钱尽早保释弗尼出狱,他和约瑟夫加班加点拼命地干活,甚至不惜冒险去偷东西。不久,他偷东西的事情被工厂发现,人家威胁说要送他进班房,在极度的惊恐中,他放弃了与约瑟夫一道救儿出狱的承诺,转而投河自尽。
鲍德温在他的剧本《阿》中塑造了另一个软弱的父亲。卢克是一个对残酷社会现实和宗教有着清醒认识的黑人艺术家,一生致力于用艺术来抒发黑人的苦难。他告诫儿子戴维要肯定黑人的人性,保持黑人的自我与尊严。同时他鼓励儿子接受现实,“不要试图避开那些伤害你的事情——有时那便是你生活的全部”。卢克的教导让儿子戴维得以摆脱精神上的困惑,他最终挣脱了母亲及宗教的束缚,投入险恶的现实生活之中。
遗憾的是,尽管卢克是一个很有见解的父亲,但并非一个坚强的丈夫,更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十几年前,他离家出走,开始流浪音乐家的行程,听任妻儿在残酷的社会挣扎着求生存。在戴维的成长过程中,父爱的缺失给他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他一直对生活感到迷茫。卢克的归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儿子思想上的成熟,但是当他回来时留给儿子的印象只是病入膏肓的老人,而不是富有生气与活力的男子汉。卢克没有带给儿子应对生活艰辛的信心与力量,儿子也没有从他身上学到在充斥着种族偏见的社会中求得生存所必备的智慧与韧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卢克也不过是一个头脑清晰却疲软无力的黑人父亲形象。
鲍德温本人的生活中也曾有过这样一位艺术家“父亲”,博福德。德莱尼(1910—1979)。鲍德温刚到格林威治村谋求发展的时候,感觉前途渺茫,此时经朋友推荐,他认识了当时已经在艺术圈内小有名气的黑人抽象画家德莱尼。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德莱尼都给了鲍德温父亲般的关怀与鼓励。在德莱尼的影响下,鲍德温学会了从不同视角观察事物,从自己的恐惧中寻求真相,从生活的磨炼中了解自我,这对他日后的写作影响很大。鲍德温将德莱尼与母亲一道视为对他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但是,在种族主义盛行的美国社会,作为一名黑人艺术家,德莱尼的才华不可能真正得到赏识,因而他通过艺术来诠释黑人生活的愿望根本无法实现。最终,德莱尼穷困潦倒,疯疯癫癫地客死在巴黎。他的死留给鲍德温无限的哀痛,同时也成为他继续探索种族问题解决办法的动力。
三、刚毅理性的智父
按照鲍德温的传记作家利明的记载,鲍德温自从年轻时期起,就一直在寻找一位心目中理想的父亲,一位能够支持他担当先知的重任,引导黑人同胞获得自信与尊严的父亲。同时,他希望能够从这样一位父亲那里获得足够的力量来弹奏博爱的音符。尽管在宣扬种族和解的道路上,鲍德温遭受了一连串的挫折,但是作为一位富有民族责任感的作家,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种族融合美国梦的追求。在《假》中,鲍德温不但刻画了一个软弱无能的父亲弗兰克,还花了大量的笔墨塑造了一个刚强、富有爱心、头脑中充满生活智慧的黑人父亲约瑟夫。这是一个能够在白人种族主义笼罩下悉心呵护家人并带领他们灵活地求生存的父亲。
鲍德温在塑造这样一个理想的黑人父亲时借用了《圣经》中的另一个父亲原型——摩西。根据《旧约》,以色列的子孙寄居埃及时“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因而招来了埃及人的恐慌,于是,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迫害。以色列人苦不堪言,引起了上帝的怜惜,于是派摩西及其哥哥亚伦带领他们脱离埃及回迦南地。可是,以色列人忍受不了路途的艰辛,老是怨天尤人。在这期间,摩西因为心疼民众所受的痛苦,有时也表现出了对上帝信心的动摇,引起了上帝的不满。进入迦南地前夕,上帝让摩西任命约书亚为带领以色列民众的新领袖,而他本人则必须死去。临终时,摩西在以色列众人面前鼓励约书亚担当重任。于是,“嫩的儿子约书亚,因为摩西曾按手在他头上,就被智慧的灵充满,以色列人便听从他,照着耶和华吩咐摩西的行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摩西虽然不是约书亚或其他以色列民众血缘上的父亲,但是他在精神上给予了他们父亲般的关爱。而且,他为了大众的利益竟然去多次质疑上帝的权威,哪怕明知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与摩西一样,《假》中的父亲约瑟夫在引导家人积极营救蒙冤入狱的弗尼时,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坚强与智慧。约瑟夫懂得黑人该如何在白人种族主义的压制下灵活地求生存。当弗兰克为了保释金感到一筹莫展时,约瑟夫则表示可以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即把白人从黑人身上榨取的钱财偷回来,“我不为钱发愁,反正他们在钱上也没有什么特权,他们是偷我们的,他们对谁都撒谎,都偷窃。好哇,我也能偷,也能抢”。
约瑟夫应对生活艰辛的信心与韧性深深感染了他的家人,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勇气。在他的指导与鼓舞下,家人有条不紊地采取适当的措施营救弗尼。妻子沙伦不辞辛劳,千里迢迢赶去陌生的城市为弗尼寻找被警方买通了的当事人,求她为弗尼出庭作证。大女儿欧尼丝汀通过各种形式打通关节,催促同情黑人的白人律师加快工作进程。欧尼丝汀还在工作之余替富有但刁钻古怪的年轻女演员当私人秘书,并对与女演员有来往的要人进行要挟,弄到了一笔可观的保释金。约瑟夫一家、弗兰克、弗尼的朋友以及一些同情黑人的白人共同为弗尼筑成了一座爱的堡垒,与白人种族主义进行了顽强的抗争。用美国著名女作家乔爱思。欧茨的话来说,《假》是“对爱的永恒、真实、生动的赞美”。毋庸置疑,约瑟夫则是这堡垒里最震撼人心的缔造者与保卫者,一位鲍德温心中理想的黑人父亲。
四、结 语
鲍德温通过在《向》、《阿》和《假》中塑造三种不同性格的四位父亲形象,表达了对自己与已故继父之间紧张关系的遗憾,也抒发了自己内心对父爱的渴求。更为重要的是,他希望能从塑造黑人父亲的过程中为同胞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黑人到底该如何应对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是默默地忍受,还是在熊熊怒火中烧死自己并烧伤白人,抑或是理性地生存下去并想方设法唤醒白人的良知以便共同创造一种适宜的社会环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鲍德温是在通过勾勒一个理想的黑人父亲形象,探讨引导黑人冲破种族主义禁锢,并得以强盛的有效途径。用莫里森的话来说,鲍德温是在以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无怨无悔地致力于改变白人改变社会,试图带领黑人走出种族主义压制的困境。他的作品中洋溢着一个充满爱心的、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抗争精神的艺术家对同胞浓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