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先生的《废都》解禁了。今年八月,作家出版社再版发行了他的重量级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合称贾平凹三部,装帧明亮,印刷精美,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三部著作曾分别获得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1988)、法国费米娜文学奖(1997)、矛盾文学奖(2009)。再次手捧沉甸甸的大部头《废都》,每一位喜欢贾平凹作品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当年的情景。
1993年6月,《废都》横空出世。像一个晴天霹雳,震惊了文坛,轰动了阅读界。北京王府井首发式出现了抢购,中央电视台《文化生活》和《艺林》两个栏目中,先后三次播放了贾平凹在北京为读者签名的热况,镜头采用高空俯拍,大全景,很是壮观。西安也出现了热购现象,十万册书同时上市,大街小巷挤满了人群。不足半年,在国内销售正版本一百万册,盗印本约一千万册。在日本、港台乃至全球华人圈,也都引起了轰动。
接踵而至的是,评论界出现了非凡的热闹,对《废都》褒贬不一。批评的浪潮逐占上风,像厚厚的铅云滚滚而来。“最干净的作家,成了最流氓的作家”。翌年元月,官方以性描写较多为由禁止了《废都》的出版发行。这次文坛地震,震中虽然在文学,实际上已经波及到了政界、商界和学术界,但凡读点书的人,都知道此事。这一禁就是十七年,对贾平凹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过,正是这件给他带来非议、痛苦、恐惧甚至屈辱的事件,“却也让他成为中国纯文学界最具有知名度的作家,成为中国作家的符号性人物。”
《废都》的遭遇是历史的必然,《废都》的解禁也是历史的必然。禁止《废都》不仅是因为性描写,因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比之露骨的写法并不鲜见。问题的关键在于超前,一是超前细致地描写了文明人所作的不文明之事,让人猝不及防;二是超前揭示了转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迷茫堕落现象,让官方难以接受。目前解禁《废都》,自然因为当初定的罪名已不存在,进入新世纪的文学性描写已经泛滥成灾,用身体写作的作者随处可见,社会和大众心理承受力也有了增强,人们应该知道,无论哪个群体都会有迷茫堕落现象存在,何况知识分子又是一个对情感过敏的群体。
其实,贾平凹一直是一位争议不断的作家。他说:“我一生遭遇了四次大的争议,早期批我政治性不强,艺术大于思想,后来在反自由化中点名批我,又后来在清除精神污染中点名批,再就是批《废都》。”对于争议的文章,贾平凹都看,值得汲取的意见也都能汲取,总结后再继续写。
贾平凹的生活历经也十分坎坷。1970年父亲遭本家堂兄诬告,打成了“历史反革命”,被开除公职,全家变得一贫如洗,受尽了屈辱和贫寒。1984年他的创作刚刚进入“盛果期”,自己却患上了肝炎,一病就是十五年,度过变相牢狱的一年医院生活。“再是母亲染病动手术,父亲得癌症亡故,再是妹夫死去,可怜的妹妹拖着幼儿又回住在娘家。再是一场官司没完没了的纠缠他,再是为了他人而卷入单位的是是非非中受尽屈辱,直至陷入到另一种可怕的困境中,流言蜚语铺天盖地而来。几十年奋斗的、营造的一切稀里哗啦都打碎了,只剩下身体上精神上都有着病毒的我和我的三个字的姓名,而姓名又被别人叫着写着骂着。”
正是这些连续不断的争议,正是这一系列的磨难,造就了贾平凹坚毅不拔的韧劲,成就了一个著作丰厚、佳作连连的知名作家。在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中国文坛上,贾平凹是一个奇迹。他以五十岁的年龄写下了七百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文学评论,在国内和世界各地出版书超过了一百本,发行过千万册,其读者遍及青少年到中老年的各个年龄段。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
贾平凹的成长与铁凝不同的是,他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在他19岁读西北大学以前,从未出过远门。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浸透了他的肉体和灵魂,加之小时性格孤僻,养成了独立观察思考的习惯,对农村和农民的感触与感情渗入骨髓,对农村人的生活烂熟于心。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个农民,像乌鸡那样,是乌到骨头里的。
贾平凹的家乡棣花镇,是关中平原文化重镇。当年各式庙宇达五十六处,最出名的是关帝庙和二郎庙,蕴涵历史八百年。双庙前开辟广场,广场头筑起魁星楼,逢年过节村民唱戏热闹,棣花街是周围几十个村庄的社火中心。贾平凹就是在这种浓厚的关中农村传统文化中浸泡大的,并且他也亲眼看到并亲身经历了这种文化的一步步变异和衰落。他的作品大多写家乡农村生活,记录了农村传统文化的兴衰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天、地、人、事、物,写得得心应手,写得十分鲜活。
贾平凹的成长与铁凝相同的是,对文学的强烈热爱和执着追求,较早地走上了写作之路。1972年,刚入西北大学,学校要求新生写一篇上大学的感想,他写了一首诗,题目是《相片》,写得很长,从棣花镇写到西大校门。几天后,他的诗竟在校刊上发表了!这极大地激发了他写作的兴趣。三年的大学生活,可谓废寝忘食,写了几十万字。虽然退稿单收到一大堆,但从1973年8月在《群众文艺》上发表《一双袜子》之后,尤其是到了1975年,贾平凹的诗、小说、儿童文学在许多报刊上不断出现,南到两广,北到东三省。由于在《人民文学》上发了两个短篇,他的名字开始被全国文学界所知。到大学毕业,一共发表二十五篇。这一阶段对他的写作是一个绝好的磨练和考验。
超人的勤奋和吃苦精神是贾平凹成功的重要因素。贾平凹西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做编辑,时年二十三岁。因为住集体宿舍,他只好到路灯下和门房值班室去写作。后来在领导的支持下,分给他一个六平米的厨房用于住宿和写作。政治学习时用报纸遮住也写,稿纸总是用反面,字很小,这样不易被人发现。肝病住院,又发痔疮,就跪在病床上写。勤奋与刻苦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当时走遍商州时,一县县、一镇镇、一村村,住农舍,吃农饭,以致疾病上身。写《废都》时,是在耀县桃曲坡水库管理站的一间平房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在这蚊蝇叮咬、冷清孤独和饥饱不均的日子里,完成了三十万字的初稿。后又到渭北农村修改书稿,他自己戏称为流亡写作,冒着严寒给予的折磨,忍着离婚带来的烦忧,直到腊月二十九日晚,才写完了最后一个字。整个春节,他感到十分茫然,“茫然如我不知我生前为何物所变、死后又变何物。”写《秦腔》时也是如此,在条件较差的农村完成。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里,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对他来说,写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贾平凹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在逆境中拼死突围。1982年初,贾平凹受到尖锐批评,他带着满腹的委曲和无奈,回到老家商州,开始了走遍商州的文学苦旅,每个县都去,有的去二三次,边走边记边写。他是商州土生土长的人,从小浸淫于这里的历史、文化、地理的熏陶之中,因而取得了豁然开朗、点石成金的效果。据此创作的《商州初录》、《商州再录》、《商州三录》,实现了他创作上的转折与突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评论界大家认为,史笔风格厚重,大文化形态鲜活,商州地方风格和散文美脍炙人口。《废都》之后,贾平凹的处境很艰难,但他并没气馁,他不热衷于那些匆匆人事,他讨厌文坛上的投机者和哗众取宠者,他认为文学是靠征服而存在的。从1994年到2000年,又相继推出五部长篇,《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我是农民》。进入新世纪出版了长篇小说《病相报告》和《秦腔》等力作。《秦腔》仅评论文章就达四十余万字,先后获得六项重要奖励,今年又获矛盾文学奖。这些作品的问世,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位有责任心的作家,对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持久关注和耐心表达。“平凹的创作有清晰的规律,这就是他的多转移、多探索、多变化,从不一条道走到黑,他一组一组往外推出作品,以集中体现他一个时期的思考。因其多转移、多成效而独领风骚,故始终是文坛的热点之一。”由此,《废都》现象是必然的。
贾平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诗、书、画样样在行,小说、散文、评论行行精到。1987年他的长篇小说《浮躁》出版时,老作家汪曾祺曾说:“贾平凹是当代中国作家里的奇才,他已经超出了‘作家’这个字眼的局限。”他那聊天式的叙述方式、朴素智慧的语言风格,折服了广大读者和评论界。他不仅是成功的小说家,而且还是成就甚丰的散文家,出版散文集50多部。他主编的散文刊物《美文》,在全国率先提出大散文的观点,影响十分广泛,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散文大家。关于诗,他认为,人无论从事什么事业,要取得成功,因素很多,但心中永远保持诗意,是最重要的一条。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发表诗作两千多行,老诗人邹荻帆找上门来要为他出版诗集。一些作曲家发现,贾平凹诗中有很强的乐感和行板式的节奏感,就谱成了歌曲。他为《家庭》杂志而作的一首小诗是这样写的:“把擀杖插在土里,希望它开出红花;把石子丢进水里,希望它长出尾巴;把白纸压在枕下,让梦绘出图画;把邮票贴在心口,寄给远方的她……”。他的字和画,也成了竟相收藏的艺品和文化市场的商品。贾平凹认真研习中国传统诗歌、绘画、书法、戏曲等艺术,并吸取其精神,钙化了自己的艺术风骨。注意向西方艺术和哲学学习,打造了自己中西贯通、多方交融的艺术优势。
但愿《废都》的再版,使贾平凹的路从此走向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