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维摩诘经》开篇《佛国品第一》里,佛祖讲经,有三万两千菩萨去听。在描写这些菩萨时,用了“色相第一”四个字。佛不是讲究四大皆空,怎么会公然去说那些菩萨长相多好,还用了“色相”两个字,又以“第一”自夸?其中包含了什么禅机吗?
想起了另一部佛经《五灯会元》里的故事: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佛在灵山法会上,突然停止宣讲,拿起一枝金菠萝花,似乎要给大家看。当时在座众徒都不知何意,一个个默不作声,只有摩诃迦叶,脸上忽然露出会心的微笑。佛于是说道:“我有清净法眼,涅槃妙心,能够明见实相无相,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当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首先传给摩诃迦叶。”
什么才是“实相无相”?一些人,见花只是花,脑中有的不过是颜色、香味、名称,诗人则增添一些丰韵。但是,仅此而已。佛就不同。在佛眼里花既是花也不是花。它蕴藏了整个世界的秘密。花的精神生命同万事万物的精神生命是无差别的。所以色才能成空。空就是万物同归一体。佛祖拈花而心实没有花,他只知道,他在赞美整个生命世界。
看看白蛇和法海吧。在白素贞心里,人和妖都是生命,只要是生命遇到危险,她就会尽力去救,没有差别。所以,她有仙机,观音有意点化她。而法海一直悟不到这点,所以他的师傅把宝物尘封,待有缘人开启。但是他曾为了十天舍弃自己的宝物。这个做法,又符合佛祖赞叹生命、以心传心的宗旨,这一切都是放弃俗人利益实相的结果。所以,佛祖像当初对见他拈花而情不自禁微笑的摩诃迦叶赐予袈裟和金钵一样,赐了法海金钵和佛经。可惜,法海只是在这一次符合佛法,但始终没有真正参悟,无法做到实相无相、以心传心的境界。终究是成不了佛的。
这又想起另一个佛经故事,出处和原文已经记不得。大意是:一次有两个和尚去化缘。在一条路上,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女痛苦地坐在一边。其中一个和尚记住出家人不近女色的教规,不想管,而另一个和尚却上去把那少女抱起来,送到大夫处,帮她看病、抓药;因为女子病得不轻,行动很不方便,那和尚还把她抱回了家。晚上,原先那个没理会女子的和尚心里不自在,越想越气,去找那个和尚指责他说:“我们出家人怎么可以近女色,你公然抱一个美丽的少女,不是给佛蒙羞吗?”只见白天抱女孩的那个和尚惊讶地说:“你是说那个少女?我已经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她?”是的,其实抱女孩的和尚知道她是少女,但是心里没有少女;反倒是那个严守教规的人心里是真正有少女,才会耿耿于怀。
法海就和那个认为出家人不近女色的和尚一样,一方面把教条学得很死,认为妖魔就是该除,另一方面,心里却真正地抱着妖不放,而且是那么动人的妖。那白素贞自己是妖,但是她已经放下了妖,所以她能成人,不再是妖;那法海心里却一直有妖,所以他成不了佛,必然成魔。法海见到白素贞,即使眼里看见了生命和善良,心里只有“色”、“妖”两个字。但是他又绝对不敢说一句:“白素贞色相第一。”他一定认为佛不会这么说。
真正有佛性的人,坦坦荡荡,见到的是姿色,心里却只有她的精神生命力。
由色悟空,然后空而见色,其色不色。
由妖悟人,然后人而见妖,其妖不妖。
反之,由色见色,色必增色;由妖见妖,妖必更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