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上一节课,我们大致疏通了《赤壁赋》的文意,解决了一些重点字词的意思。掌握了这些,只是为进一步学习《赤壁赋》打下了基础,因为这篇文章是苏轼的代表作,是一篇千古“文赋”,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的东西很多。有人从中分析苏轼的人格品质,有人由此追溯苏轼当年所经历的政治斗争,有人伴文就如和苏轼一起探讨广阔的宇宙和无垠的时空以及渺小的人类。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感受一下苏轼在这篇文赋里所融注的情感。
说到情感,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表达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
生:间接抒情。
师:间接抒情又分为议论抒情和……
生:描写抒情、叙述抒情。
师: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等的叙述、描写和评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所设置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为抒情服务的。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体会苏轼是怎样巧妙地把自己的情感融注在人、事、景物中的。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地自读课文,将你认为能体现苏轼的情感的文段找出来,在旁边写上批注。
生读文章,师巡视指导 。
师:我刚才看了大家所写的感想,有很多同学写得很精彩,真的是苏轼的知己。下面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大家的想法。谁先来说?
生:请大家看这一段:“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一段是描写客人听到苏轼的歌声时所和的音乐,这个音乐非常的悲凉,像是一个人在埋怨,在思慕,在哭泣,在诉说,作者还夸张地说音乐使幽壑里的蛟龙都无法安生,使孤舟上的寡妇更感身世的悲凉,哭了起来。我觉得苏轼是想通过这段对箫声的描写来反映他自己的处境非常的悲凉。
师:你的分析非常好,不但很好地把握了这段话的情感,还注意到了“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个特殊句式。但是有一个问题我要问你,吹洞箫的是“客”,你为什么说箫声反映了苏轼的心情呢?
生:因为我看过有关的资料,说这里的“客”其实就是当时政治失意而又悲观的苏轼自己,是作者潜意识里的自己。
师:你是个会学习的人,知道自己去查阅资料。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尤其是古文言文的学习中,查阅相关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生:我接着他刚才的问题。他说刚才的这段对箫声的描写反映了苏轼悲凉的心情,除了刚才的解释,我们还可以这么理解:这个箫声是“倚歌而和”的,箫声悲凉, 是因为歌声悲凉,而歌声是来自苏轼的。说明苏轼所唱之歌就已经有悲凉的感觉在里边了。
师:我又有问题了,第二段的开头是这么写的:“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既然是“乐甚”而“歌”,你从哪里知道他有悲凉的意思呢?
生:我们来看“歌”的内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话中出现的“兰”、“桂”、“美人”都能让我联想到必修一里刚学过的文章《离骚》,这些意象都是屈原所珍爱和自比的美好事物,而《离骚》是屈原“遭遇忧患”之后书写自己的“忧愁忧思”的文章。苏轼把这些意象用在这里,是不是在表达和屈原一样的心情呢?
师:说的真好,不仅有理有据,还联系了我们学习过的文章,看来书真的是越读越厚,真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 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说苏轼在这里所说的“乐”……
生:不是真正的“乐”。
教师板书:“乐”非真“乐”。
师:表面在写乐,其实在写“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乐景写哀情”……
生:使“哀情更哀”。
师:可不是!苏轼连自己以为“乐甚”的情形下都唱出了让人落泪的歌,唱歌的时候都是这么地不痛快, 平时是怎么样的?可想而知了。那么,课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抒情方式,我们大家再找一找。
生:第一自然段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句也有这种味道。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结合书下的注视,苏轼当时所“诵”、所“歌”的《月出》这首诗,是描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意中人的诗歌,仿佛那个意中人就在月亮之中,可是他永远得不到,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思念。所以这里的描写也有“悲”的意思。
师:很好,结合书下注释,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尤其是学习古诗文,因为文章离我们的年代久远,一些字词在在流川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当然,还因为我们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匮乏,我们更不能忽视的作用,他们是我们正确理解文章的得力助手,是教科书的编写者辛辛苦苦地找来帮助我们学习的,你看,很多时候,书下的注释和文章所占篇幅一样,可见它的作用非同小可了。还有一个关涉到你们切身利益的事情就是:书下的注释常常出现在考卷中。
我还要补充一点,其实这里的“明月”、“窈窕之女”我们也可以将她理解成是苏轼美好的政治理想,可是这种政治理想却因为当权派的阻挠无法实现,这样,这种寄托在明月中的愁思就更深沉了。古代的文章,因为政治斗争,又因为常常牵扯到“文字狱”,所以文人们都小心翼翼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对当局不满的思想。好了,我们接着交流我们对文章的理解。
生:我觉得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很美,这些景色描写反衬出苏轼的心情非常愉悦。
师:很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请你先将景物描写的句子给大家读一遍。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生读,师板书: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请你谈谈苏轼是怎样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把他的愉悦心情表达出来的?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句,描写了一种清风轻拂人面,江上风平浪静的宁静、优美的环境,而这应该是作者内心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既是对当时明月当空的真实写照,我想作者可能还想通过月亮的“徘徊”反衬人间的美景,你看月下赤壁是多么的美好,连月亮都舍不得离去。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一句描写了一种白露“横跨”江面,而水光与天色溶为一体的朦胧美,使人陶醉。
师:你几乎让我看到了一副美丽的水月图。可是为什么要用白露“横跨”江面呢?你觉得这个词合适吗?我怎么觉得跟你其他的语言有点不太和谐?首先说说什么是“白露”?是白色的“露珠”还是“节气”?
生:都不是。是白茫茫的雾气的意思。那把“横跨”改为“笼罩”或者“弥漫”吧。
师:改为“笼罩”或者“弥漫”,意思倒是能说得通,可是“横”字的作用去了哪里呢?其实你的“横跨”也是能说得通的,不就是江上有很多雾吗?可是我总觉得我们想到的这些词可能还不能贴切地说明苏轼当时写“白露横江”的那种情形。这样吧,你们打开字典查查这个“横跨”是什么意思?
生查字典,师巡视。
师:好,下面请一位同学把字典对“横跨”的解释念一下。
生:“横跨”有两个意思,
1. 在…上形成拱形;从一个界限展开、伸展或延伸到另一界限。如:一道彩虹横跨湖上; 2. 跨越(如距离,时间,空间),如:一座古代桥梁横跨这条河流。
师:请同学仔细分析,这两个解释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结合例句来思考。
生:……
师:同学们刚才回答的那么精彩,没想到被一个词语难住了。我谈谈我的感受:横跨,给我的感觉就是从一端到另一端,把中间的部分给超越了,脱离了中间的感觉,就像湖上的彩虹,就像河流上的桥梁,都是脱离了下面的“湖”和“河流”存在的。可是,我在想:雾,它能脱离当时的江面吗?
生:好像不能。
师:那就是雾与江融为一体了。我们既用上“横”字,又能把当时的情形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话,应该用一个什么词语好呢?你还是可以借助字典。大家讨论一下。
生讨论,师巡视。
师:我需要一个词语。
生:横贯。
师:理由?
师板书:横跨、横贯
生:“横贯”就是横向贯穿的意思。这样,既有横向的空间感,也有雾与江融为一体的画面感。
师:好,我赞同,我们就用“横贯”。美景、乐事,所以,作者才有了“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欲神欲仙的幻觉。还有没有其他能反映作者心情的文字?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荆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一段表现了苏轼功业难在,英雄易逝的感叹。
师:能不能说的具体一点?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操的《短歌行》,说的是人才无所适从的无奈,苏轼借用在这里的目的也是为了表达自己这个人才不被朝廷重用反而屡遭贬斥的压抑和苦闷。紧接着说的是曹操败于周瑜的惨况,与当年的霸气和英雄业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具有悲剧意识。
师:你解释的这么好,我没必要再做补充了。有两个问题大家再探讨一下,第一个问题:就像这位同学刚才所说的,既然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前后的感情色彩也应该有所不同,可是我刚才听他读的时候没有什么差别,你们体会一下应该怎么读,才能把这种对比中的悲剧读出来?
生:关于赤壁之战的文字应该沉重一下,后边写曹操的英雄形象的应该豪迈一些。
师:好!请你试着将这种感觉读出来,其他同学也想一想怎么该怎么读。
生读课文,前面的文字低沉,后边铿锵有力。
师:读的不错,基本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可是我有个建议,如果把“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荆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这些文字读的不但铿锵有力,而且语速加快一些,是不是会更好?大家还要注意“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句话的感情转变,这里是一种感叹,而且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要慢下来。大家试着读一读。
生读课文,师范读,生再读课文。
师:第二个问题:我刚才发现这一段里也有一个“横”字,我想听听大家对这个“横”字的理解,请大家先把这个字所在的句子找出来。
生:“横槊赋诗”。
师:谁来说一说?
生:注释上说是“横握长矛赋《短歌行》诗”。
师:我觉得这个注释有点局限了,我们把这个解释还原成一幅画,我总觉得这个画面有些呆板和单调,可能没有把苏轼对曹操这个人物的感情写出来。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
师:所以说,有时候我们不能拘泥于注释,注释只是可以帮助你大致地理解文章,要真正读懂、读透文章,主要还需要你自己的思考,一篇文章你能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感觉才是最成功的。“横槊赋诗”,你们说说苏轼要在这里表达什么?
生:他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师:那苏轼要说的仅是“横握长矛赋《短歌行》诗”这样一件事吗?
生:不是,这只是一个缩影。
师:还有,他只是“横握”着长矛吗?在如此壮观激烈的生死之战中,这个动作好像有点僵硬。
生:应该是“纵横”的意思,“纵横天下”,驰骋疆场。“槊”也只是一种兵器的代表。
师:好!好!那我们接着往后看,还有哪些句子中包含苏轼的情感,我们把它们找出来。
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一段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短暂、个体渺小以及仙愿难成的感慨,是一种个体面对广袤的宇宙和无穷的时空时常有的感慨。
师:你有哲学家的气质。这段话我觉得很熟悉,好像我们学过的那篇文章中也有类似的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生:“……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出自——
生:张岱:《湖心亭看雪》。
师:你看,多相似呀,舟小,人更小。
师板书: 舟:一叶、一芥
人:两三粒、一粟
师:那,就一直这样悲下去了吗?
生:不是。
师:是就不是苏轼了。苏轼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政治失意者,不会赢得后人如此多的赞誉了。我们具体看一看。大家先一起把最后一段话读一遍。
师生齐读课文。
师:这一段我们可以称为苏子说理,这段说理非常有名,从眼前的江天水月说起,其中运用了两对相对的哲学命题,大家再认真读一遍,看是哪两对,其实将课文中的词语稍微变通一下就可以了?从这段说理中,你能体会到苏轼怎样的心情?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师:好。我们一起来总结。
生:第一对是“变者”和“不变者”。
师:可不可以再简练些?
生:“变”与“不变”。
师板书:“变”与“不变”。
师:你再具体谈谈,“变”的是什么?“不变”又指什么?
生:从“变”的方面来说,“逝者如斯”,一切就像这眼前的水一样,从来没有停止过向前流去,谁也阻挡不了,“盈虚者如彼”,月亮也按照它自己的规律一直阴晴圆缺,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有丝毫的改变,而从“不变”的角度来说,“而未尝往也”,“水”还是水,无论怎样变幻,它仍然是这条江里的水,“而卒末消长也”,而月亮,穿越了多少时空,它仍然是哪个月亮,没有丝毫的缺损或者增长。
师:说的多好啊!可是为什么不说完?留着我说是不是,那我说吧:“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一句是一个结论性的句子,把从眼前的“水”与“月”中得出的道理普遍化了,谈到了“天地万物”,包括作者自己,都是一个“变”与“不变”的结合体,时刻在变化,但又终将归于永恒。那作者要通过“变”与“不变”表达什么啊?试着说一说。
生:从“而又何羡乎?”这一句可以看出苏轼将自己融于宇宙万物间,在他眼里,自己和眼前的水、月、乃至万物都是一样,既时刻变化,又归于永恒,没有什么可羡慕的,非常的旷达。
师:很好。我们接着看下一对矛盾。谁来试着说一说。
生:“取”与“不取”。
师板书:“取”与“不取”。
师:来,你分析一下。
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一句是“取”。
师:不是说“虽一毫而莫取”吗?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一切都有他们自己的主人,如果不是你的东西,你想“取”,据为己有,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师:你我注定无缘,强求也没用。
生笑。
师:接着说。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说的是“不取”,作者不刻意地去追求身外之物,陶醉在大自然的“清风”、“明月”之中,而这些东西,恰好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可以随时随地供我们享用,作者完全醉身于大自然之中了。
师:“不取”反而比“取”得到的更多。
我们上面所说的都是在挖掘文字中潜藏的感情,这些我们前面说了,都称为间接抒情,《赤壁赋》这篇文章中有没有直接抒情的文字啊?请同学们首先将文章中文章中明显地表达情感的句子找出来,分别有哪些?请同学们按照顺序来说。
生:“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子愀然。”“客喜而笑”。
师板书: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客喜而笑”。
师: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实这是这篇文章的情感变化过程,我们各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三个短语。
生:“乐、悲、乐”。
师板书: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客喜而笑”。
(乐) (悲) (乐)
师:很好。而且我们知道“饮酒乐甚”时的“乐非真乐”,“愀然”之后的“悲”是真悲,直到后来通过对宇宙万物之间的“变与不变”、“取与不取”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苏轼才真正“乐”了,终于敞开胸怀,一醉方休,“相与枕藉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板书: “饮酒乐甚”—— “苏子愀然。”——“客喜而笑”。
(乐) (悲) (乐)
(乐非真乐) (悲为真悲) (乐为真乐)
师:关于《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们暂时学到这里,但是这篇文章的可探讨之处,不仅于此,有兴趣的同学下去可以自己找找其他的资料看看。有一本书、一篇文章我推荐大家读一读,或许对这篇文章会有更深的理解:
师板书: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