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
“君子”在这个时代虽稀有难得,也就像是不切现实。惟把这几句作为佩弦先生①身后的题词,或许比起别的称赞更恰当具体。佩弦先生人如其文,可敬可爱处即在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和,在做人方面比做文章还重要。
我认识佩弦先生和许多朋友一样,从读他的作品而起。先是读他的抒情长诗《毁灭》,其次读叙事散文《背影》。在诗歌散文方面,得把他的作品和俞平伯先生成就并提,平伯先生如代表才华,佩弦先生实代表至性。惟从现代散文发展看全局,佩弦先生的叙事散文,能守住文学革命原则,文字明朗、朴素、亲切,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贡献特别大,影响特别深。在文学运动理论上,“普及”和“通俗”目标实属问题核心,真能理解问题重要性,又能把握题旨,且得到有持久性成就的,少数作家中,佩弦先生的工作,可算得出类拔萃。求通俗与普及,佩弦先生都若在不甚费力情形中运用自如,而得到极佳成果。一个伟大作家最基本的表现力,是用那个经济、准确、明朗文字叙事。正如作家的为人,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但是在一般人习惯前,却常常只注意到那个英雄气质而忽略了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提到这一点时,更让我们想起“佩弦先生的死去,不仅在文学方面损失重大,在文学教育方面损失更为重大”(冯友兰语)因为冯先生明白“教育”与“文运”同样离不开“人”,必以人为本。文运的开辟荒芜,少不了一二冲锋陷阵的斗士,扶育生长,即必需一大群有耐心和韧性的人来从事。文学教育则更需要能持久以恒、兼容并包的人主持。佩弦先生伟大得平凡,从教育看远景,是惟有这种平凡作成一道新旧的桥梁,才能影响深远的。
一个写小说的人,对人特别看重性格。外表轮廓线条与人不同处何在,并不重要。最可贵的是品性的本质与心智的爱恶取舍方式。我觉得佩弦先生性格最特别处,是拙诚中的妩媚。他对事、对人、对文章,都有他自己的意见,凡事和而不同,然而差别可能极小。他也有些小小弱点,即调和折衷性,用到文学方面时,比如说用到鉴赏批评方面,便永远具教学上的见解,少独具肯定性。用到古典研究方面,便缺少专断议论,无创见创获。即用到文学写作,作风亦不免容易凝固于一定的风格上,三十年少变化,少新意。但这一切又似乎和他三十年主持文学教育有关。在清华、联大“委员制“习惯下任事太久,对所主持的一部门事务,必调和折衷方能进行,因之对个人工作为损失,对公家贡献就更多。熟人记忆中如尚记得联大时代常有人因同开一课,各不相下,僵持如摆擂台,就必然会觉得佩弦先生的折衷无我处,如何难能可贵!又良好教师和文学批评家,有个根本不同点:批评家不妨处处有我,良好教师却要客观,要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一个大学国文系主任,这种认识很显然是能将新旧连接,文化活用,引导所主持一部门工作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的。中国大学的国文系,若还需要办下去,佩弦先生的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实值得特别注意,且值得当成一个永久向前的方针。
(选自《不毁灭的背影》 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朱先生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在作者看来他的为人已经十分接近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的君子。
B.朱自清先生的《毁灭》《背影》等作品因充满至情至性,一发表就受到认可,也深受文学研究会同仁推许。
C.作者认为“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遗憾的是普通人往往本末倒置。
D.冯友兰深知“教育”与“文运”同样必须以人为本,因此他说朱先生去逝,在文学教育方面的损失和文学方面同样重大。
E.朱先生的调和折衷性表现在多方面,鉴赏批评方面有,古典研究方面有,文学创作有,主持中文系更有。
(2)文章主要从哪两方面介绍了朱自清先生的成就?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说明。
(3)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小小的弱点”作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何好处?
(4)作者在文中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BD
(2)文学创作方面:①坚守文学的革命原则,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②求通俗与普及,且能持之以恒地在创作中加以实践和运用。文学教育方面:①兼容并包,尊重价值上的多元性;②连接新旧,使文化活用,把文学引导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
(3)做了一分为二的评价。①不足之处:少独具肯定性,无创见创获,风格少变化、少新意。②优点:能调和折衷,兼容并包,使得文学得到了繁荣发展。写作好处:①客观真实再现朱自清先生的形象,使得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②先抑后扬,为后文写朱自清先生的牺牲自我等精神做张本和铺垫。
(4)认同。①作家的“常人品性”是一种“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这种质朴厚实的品性使得作家更能走进生活,走进大众,贴近人的心灵,反映大众的心声。②这样的作家给人的感觉是“真人”真性情、朴素无华,他的作品是真实的,最能反映现实生活、贴近民众,因此说“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常人品性”更重要。③而所谓的“英雄气质”是一些作家强调的“个性”,虽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但也很可能是表现了个例或表现法让人难以理解、接受,甚至脱离生活,走向极端。因此,作者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
【解析】
试题解析:
(1)B“一发表就受到认可”于文无据。D强加因果。
(2)评价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意思是探讨传主的人生观、人生价值、反应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
(3)第一问难度不大,第二问是某一内容的作用,答题方法如下:①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真实、丰满。②使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③使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4)此题的考点是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1、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2、分点列出事实特点依据,陈述理由;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4、总结自己的观点;5、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本题要能够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文章的主旨,二是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三是联系社会现实。答题思路一定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