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也是艺术,它同样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人们常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正是对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褒奖。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过去乃至现在仍有不少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讨厌课”、“陪坐课”、“休息课”、“做其他作业的课”,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重理轻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不注重教学艺术,则不能不是主要原因之一。艺术与创造性联姻在一起,创造性是其重要的因子。克莱德?柯伦在《教学的美学》中明确指出:“教学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便是艺术”。教师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一般的艺术创作更具有其独特性。
创造性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有深刻丰富的认识,形成独特教学风格。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要牢固掌握自己所教学科最基础的知识,还要清楚这门学科最复杂的问题,以及教学大纲中的具体要求。能够做到这样,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才能在教学中轻松自如,才能使注意力不再只盯在教学内容上,而是着重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要达到这种境界,在知识更新突飞猛进的今天,必须参加各种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时时保持知识程度的“新”与“厚”。
教学中,参与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但创造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乃至身心都要全部投入其中。教师创作的对象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和面对社会、充满个性的学生;创作的任务,是通过语文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灵魂;创作的手法,不像一般艺术那样,集中、提炼与典型化,而是围绕着对学生如何教育和发展的问题,进行教学理论的探求和教学法的加工制作;创作的构想主要体现在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和教学设计之中,要殚思竭虑地创造出因材施教的方案;创作的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巧妙处理,选择合理表达的方式方法。如开讲语的设计、板书的设计、提问的时机、教学高潮的设置、训练的手段等;创作的产品,是遵循教学过程而导向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最佳效果,而这个“产品”的好坏、优劣,则是教学艺术创造性高低的标尺。
创造性与“求异”相关。教学需要新颖、突破、与众不同,要常教常异、常教常新,才能放出创造性的光芒。教学的“求异”,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表现。
教学中甲教师运用某一教学方法可能出效果,而乙教师依样搬用,就不见得出效果。李白《古风》说:“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邻失初步,笑杀邯郸人。”教学不看对象,盲目趋时,一窝蜂地学习某法,就会留下丑女效颦、邯郸学步的笑柄。所以,画家齐白石对学习、模仿他的人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就道出了艺术创造的真谛。语文教学必须创造,惟有创造,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例如,语文教学中的开讲艺术,虽然它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养。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开讲方法,相同的课文也有不同的开讲方法;有的老师开讲的方法是从已有的旧知识出发,或引出新知识,或类比求异,或多向钩连,让知识来一个螺旋式的循环往复,使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的老师则用巧设悬念、石破天惊的方法来刺激学生思维的兴奋灶,激发动机和兴趣,从而带动全篇的教学;也有的老师用激情演说、常识介绍等方法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做出巧妙的铺垫,为整篇课文的教学搭桥铺路、蓄势兴波;还有的教师则用伴乐入境、看图说“画”,录相投影、游戏竞赛等导入法。采用多种多样的开讲艺术,可以让语文课堂生意盎然、多姿多彩。教者“常教常新”,学生“越学越乐”。
一切艺术的产生都来自广阔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培育各种艺术的土壤和温床。语文教学艺术同样来自社会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课堂,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学习,哪里就有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师必须向生活学习,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开拓思路,充实自己,使教学艺术的创造火炬燃烧出智慧的火花。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个教师在通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的同时,又是具有能力、气质、个性的不同个体,因此,每个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向有经验的教师谦虚学习的同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和反思,反复锤炼而得。只有富于创造性的人,才会保持有这种始终如一的积极热情。实施语文的创造性教学,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还包括教学观念的变革。实际上,也只有教学观念的变革,才能导致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相关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提问,敢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鼓励学生在困境中保持泰然自若的心态和忍受现实的模糊性;对学生的辩论、论证、阐述、答问等,应多角度、多侧面去发掘学生的可点拨之处,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可,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启发和鼓励,从而使他们对研究问题更感兴趣,由此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在大力提倡创新学习的今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显得极为重要。因为教师只有以自身创新精神才能感染带动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世纪的人才。为了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永远充满活力,让我们努力去探索高中语文的创造性教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