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望岳 风景再造400字作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未到泰山脚下,便看见一脉苍劲有力的墨绿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巍峨的泰山雄伟地 更多>>
一、教学目的1、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2、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3、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二 更多>>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未到泰山脚下,便看见一脉苍劲有力的墨绿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巍峨的泰山雄伟地 更多>>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3、情感
《望岳》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2、
学习目标1 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2 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3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4 背诵积累古
一、导入。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ceng)云,决眦(zì)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释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
一、教学目的1、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2、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3、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二
【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出处】唐·杜甫《望岳》。【意思】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山色 都赋予了泰山,背着太阳的一面昏暗, 向阳的一面明亮,两面判若刀割。造 化:指天地或
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赏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24岁,北游今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的诗意:背山的孤城响彻号角,一声声透出凄寒,临江的那棵独树,黑夜里停泊着我的小船。这两句是说,从与汀洲隔江相对背靠龟山的汉阳城里传来令人
望岳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曾 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未到泰山脚下,便看见一脉苍劲有力的墨绿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巍峨的泰山雄伟地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唐代:刘长卿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独树 一作:独戍)贾谊上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作者:刘长卿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
教学目标:1. 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2. 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3. 能背诵古诗。教学准备:录音,幻灯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学习《营州歌》1.出示古诗,听录音2.简
《望岳·岱宗夫如何》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古诗全文如下: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寒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中描绘的风光、景色。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加深对两首诗
【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出处】唐·杜甫《望岳》。【意思】山上云气层出叠起,令人心 胸激荡,我极目远望,目送飞鸟归林。 决眦(zī):极力张大眼眶,形容极目远眺 或凝望。
【原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2题。(6分,每小题2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读通诗文1
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
一教学设计反思这首古诗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第五单元的第四课),根据单元提示和预习提示,我设计如下: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2.能饱满情感的朗读古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诗大意,并能说出某些关键词的意义或用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刻理解作者雄壮豪迈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今河南郑州巩义市。自号少陵野老,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