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原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内经( 内经 )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自然观“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   更多>>

黄帝内经立春养生
内经

1 黄帝内经太素:带脉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心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八十一难》云:“带脉起于季胁,为回身一周。既言一周,亦周腰脊也,故带脉当十四椎,束带腰腹,故曰带脉也。平按:“太阳下,《   更多>>

内经图文推荐
内经最新文章
  • 黄帝内经是哪个朝代2019-03-25

    《黄帝内经》基本理论精神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帝内经是哪个朝代,希望大家喜欢。黄帝内

  • 黄帝内经11方精解2019-03-25

    《黄帝内经》中称方剂为汤液,言有十三方,似已成定论。近代医家张骥撰《内经方集释》认为,除醪醴、豕膏为单味药物外,加上《素问·刺法论》遗篇中“小金丹,实际只有11方,其中《素问

  • 黄帝内经之脉度第十七2019-03-25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

  • 中医书黄帝内经之刺法论篇第七十二遗篇2019-03-25

    黄帝问曰: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余已知之。何如预救生灵,可得却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臣闻夫子言,既明天元,须穷刺法,可以折郁扶运,补弱全真,写盛蠲余,令除斯苦。帝曰:愿卒

  • 黄帝内经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2019-03-25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雷公避席再拜曰:臣

  • 黄帝内经太素之量气刺2019-03-25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第六十七《行针篇》。自“或神动而气先针行至末,又见《甲乙经》卷一第十六。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

  • 黄帝内经之病传第四十二2019-03-25

    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

  •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2019-03-25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

  • 《黄帝内经》五味第五十六2019-03-25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

  • 黄帝内经之壮火的知识介绍2019-03-2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壮火与少火相对而言。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壮火: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素问·阴

  •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2019-03-25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关于土形人的描述原文:土形之人,比于上官,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

  • 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翻译2019-03-25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到大家!【本章要点】

  • 王立志黄帝内经心悟系列之:实证内经2019-03-25

    今天有人反映有人说我空间的部分文章太轻狂,或者说太狂妄。是的。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啊。我也知道谦虚点好,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谦虚不下来,既然人家这样说了,那我就以史为

  • 《内经》阅读理解附答案2019-03-25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象,俯观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内经》

  • 内经阅读答案参考2019-03-25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象,俯观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内

  • 《皇帝内经·素问》第十六篇2019-03-25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

  • 皇帝内经太素——知祝由2019-03-25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四第十三《移精变气论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古之治病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也。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上古之

  • 有关中医内经知要2019-03-25

    古云:为人子者,不可以不知医。此言似乎专指孝友中之一端而言之者也。何也?夫人之禀体毋论,其它六淫戕其外,七情贼其中,苟不知节,鲜不病且殆也。为人子者,可以父母、伯叔、兄弟、妻子

  • 黄帝内经通天第七十二2019-03-25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

  • 皇帝内经的健康知识2019-03-25

    我在给学生讲痹病的时候,我特别强调这句话“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个阴气指的就是五臟之气,因为五臟属阴,所以我希望大家把这句话记住。“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是我们养

  • 黄帝内经廿三讲《素问.太阴阳明论》2019-03-25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

  • 关于黄帝内经之素问的介绍2019-03-25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书中除了包

  • 关于黄帝内经的饮食养生2019-03-25

    《灵枢。胀论》说:“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首次提出食物的消化吸收与四时有关。后世养生学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因时制宜的饮食养生法

  • 黄帝内经腹中论篇第四十2019-03-25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

  • 黄帝内经太素之尺诊知识简介2019-03-25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四《论疾诊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二上篇,惟编次小异。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无视

数据加载中...